办理低保需要什么证件和什么程序
办理低保,第一需要筹备一系列必要的证件和根据既定程序进行申请。
1.所需证件包含申请书、居民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收入证明(包含在职职员收入证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证明等)与有关证明材料。
2.程序方面,申请人需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授权并自愿同意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指定的经济情况核对机构对本人及家庭成员有关经济信息的核查。
3.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会对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调查后报区县民政局审批。区县民政局会在30日内对符合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核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2、低保申请要满足什么条件
找法网提醒,低保申请要满足肯定的条件,这类条件分为城市低保申领条件和农村低保申领条件。
1.城市低保申领条件主要包含: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没办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领取失业救济金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与在职职员和下岗职员在领取薪资或最低薪资、基本生活费后与退休职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收入仍低于保障标准的居民。
2.农村低保申领条件则包含:
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与一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质生活质量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
申请低保要提交什么材料
申请低保时,除去上述提到的证件外,还需要提交一系列具体的材料。这类材料包含:
1.书面申请书,用于讲解申请人的基本状况、申请理由及家庭经济情况等;
2.家庭成员的户口簿,用于证明申请人的户籍及家庭成员关系;
3.一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合影,用于核实家庭成员的真实性;
4.与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证明,用于证明申请人的土地承包及经营状况。
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区域的低保申请条件和所需材料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申请低保前,建议向当地的民政局或有关部门进行咨询,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和指导。